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糖跟奶精都不要


我只是想要抱怨,在技術上的前天,在學校的便利商店被強迫喝加奶精的熱美式。是說我對奶精的厭惡也沒有要當場叫他重做的地步,但其實厭惡程度已達到讓人微微造了些口業的地步了。雖然說我只是在小小的便利商店,消費了一杯30元的熱美式(還因為自備杯子而又減了五塊),但標準作業流程就是標準作業流程。為了睡不飽而喝咖啡的早晨,實在不應該在受這種鳥氣。

還記得當初便利商店裡放了咖啡機,店員聽到你要逼他使用那台機器時驚慌失措的表情。但其實現在還殘留了一點不順暢。像今天迫不得已的再次前往消費。幫我點咖啡的店員由於源源不絕的結帳人潮而冷落了我的咖啡,但中途有兩個不知道有人在等咖啡的店員,再做一些tiny的事情。我嘗試回想以前微波爐是店員操作的景況-我記得他們應付的很好啊?!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所回想的片段為學校便利商店的極高峰期(中午),由於店員所結帳的物品大多需要使用微波爐,所以他們都會盡快的將已經加熱好的東西拿給顧客。

但我還是希望店員不要再驚慌失措,且最好不要增加我遲到的秒數。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他在自己的人生/天空

小時候真的是思考人生哲理的好時機。嗯,小孩子對人生的一切,都是第一次認識。我還記得以前曾經想過,如果有一天我發現,我目前的人生是另一個人的一場夢,那我會是怎樣的情況?

那時候想起來,不怎麼樣。反正只是場人生,這一切就跟當初為什麼老天爺把你丟進這個名叫胡元的人生一樣沒有道理。上帝擲骰子,但祂可沒有要你管他擲到了多 少-祂連骰子有幾面、上面又寫些什麼都不肯跟你說。我們對人生的主動性,一槪建立於當初生命開始的被動;如果硬要爭辯莊周夢蝶,我覺得不如好好用功唸書才 是(無論是不是在某隻蟲的夢中)。But here is a question,先前我所設想的情境,是我在某人的夢中,醒來以後所思考的內容。但
香草天空(Vanilla Sky, 2001)所說的是,當有人跟你保證美夢的存在,你還會繼續待在夢中嗎?

我沒有想到答案,但我想到了
駭客任務(The Martrix, 1999)。從香草天空的那一跳,就像Morpheus給Neo的藍藥丸與紅藥丸。只是香草色澤的天空,使香草天空感覺起來有更多的羅曼蒂克,相較於一貫陰沉的駭客任務。當然,比較這兩部電影當然不會只是色調上的差別-感官動物也不是這樣當的。這可能跟是不是救世主有關。是不只這樣,但to be honest,我還是沒能參透這兩者的差異。我只能拿相同之處說說嘴。

香草天空與駭客任務裡,原先主角所感覺到的真實,都與活生生的地球不同。駭客任務裡的真實是母體所提供的;而香草天空裡的真實是由主角大衛依照自己夢想的人生所建構的。但兩者另一個共通點,他們都是某些真實堆疊再堆疊,形成某些冗長的、永無止境的人生。

但這樣又牽涉到,我超喜歡永無止境的人生。傾家蕩產所換來的永生永世聽起來還真不錯。美中不足的是,為什麼這本該美妙的夢境,看起來卻像是許多死人的echo。譬如說被喃喃重複的"I'm from Ohio",是從150年前,早就該跟說話者一樣被埋葬的話-這好像跟我不想死的目的不同。我熱愛生命的理由應該來自於感覺與思想的豐富,我所接觸到的事物排列組合的結果近幾於無限大,而不是相較於現實美麗的世界,有限的元素組合而成的無趣生命。這種單調的生活,好像把生命本身當作是一件工作,而不是一種享受。

這好像是沒完沒了的哲學討論,我個人也十分的擔心說下去會成為小王子裡面酒鬼的論述。所以不如來說說現實面。男主角很帥,女主角很美麗,第二女主角很瘋狂,香草天空很漂亮。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Home alone with HBO

  沒有人不喜歡看電影。就算不喜歡看電影的人,也會用某一種方式去接受它。那為什麼還要拿電影來說嘴呢?

  我想每個人與電影的關係是獨特的。從喜歡的電影類型、喜歡的演員或導演、喜歡的看電影的場所、電影的同伴;這些不同,讓每個人對同一部電影的體驗都是自己的一個故事。我覺得胡元看電影的故事中,唯一值得一書的是,我都在家裡看第四台。

  對對,我知道你會說,第四台的電影被剪過了,或是家裡的影音設備怎樣都比不過電影院,中間有廣告,可能還有其他人要跟你搶電視等等等等。這些壞處我都知道並且經歷過。但這種行為有個最大的理由:我是挑食王。愛情片不看,「聽起來」老套的恐怖電影不看,搞笑片也不怎麼喜歡,某演員看不爽他很久了,片名看起來太聳動,片名看起來太不聳動......這些惱人的偏見,在家中完全不會出現。你不知道你下一台播的會是什麼電影,而且在還沒有搞清楚頭緒前,你永遠都會有一定的好奇心。胡媽媽的原則是,給每部電影五分鐘的機會。由於很多的五分鐘,我看了許多雖然不是強檔(有些連院線都沒上),但頗值得一看的電影。最好的例子,就是之前在HBO看到一部電影的預告,其中出現了一個不確定其種族,扮相逗趣的小男孩,穿著大概是從媽媽那邊偷來的bra;這種情節,怎樣都會讓人想到美國派或之類的電影。但隔一天在HBO看到那部電影(
Rocket Science,2007),卻發現劇情非常溫馨、不落俗套、而且有自己的幽默。那個預告片使我對它原先的印象,便是建構在這詭異的橋段裡。但實際上,這部電影裡當然不只有我從預告片裡所得知的內容。It's much more than that。

  放假時,我最喜歡睡到十一點,起來邊吃午飯邊看看HBO之類的電影台在演什麼。我曾經看過Shaun of the Dead及其續集Hot Fuzz(兩者都是笑點不低的英國喜劇)、Napoleon Dynamite(只能用怪胎片來形容,但十分對我胃口)、沒趕上那個時代的蝙蝠俠以及零零七、老泰山,更不用說一些我已經忘記名稱的老片。我不敢說我是個電影痴,對電影我也沒有什麼精準的眼光。我不敢說我耐著一兩個小時看完的電影一定值得一看,但我敢確定的是,在看電影的當下,我可是全心全意的被娛樂了,而這不是電影被拍出來的一個理由嗎?對啊我仍然上電影院。的確聲光效果逃避世俗不用等不用被打擾,但我還是覺得,在目前為止短短的看電影生涯裡,最讓人回味的反而都是在家裡看的。不受影評、觀後感、地雷等影響,在家看電影之前,我毫無準備的把自己放在電影的世界裡,等著別人來跟我說故事。

附記:在電視台看電影通常都不會知道電影的名稱,所以看完如果記得的話都會去查節目表。查完節目表後通常都會去IMDbRotten Tomatoes看看電影的相關資料。前者會看看演員名單、和最重要的台詞節錄Quotes(ex. Memorable quotes forThe Dark Knight),可以讓你模仿演員的語調,自己在家裡重複重點台詞,再次回味電影中的一切。極為重要的一點是,有時候自己有限的英文能力其實能對台詞有更深一層的了解,無奈演員一溜煙的就把它講完。此時再一次的細看原文,一定會得到更多、更深一層的理解。另一個Rotten Tomatoes主要可以讓自己嘗試看英文的影評。以前暑假替自己派的無聊暑假作業就是一天看一篇以增進英文能力,但由於自己的怠惰而,嗯,怠惰了。